三好AI創新應用競賽

善用AI × 推動三好運動,落實四給精神

AI

競賽緣起

聚焦以人工智慧(AI)技術結合佛光大學辦學理念

深入推廣「三好」(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)與「四給」(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)精神,實踐人間佛教,推動AI技術與教育、人文的深度融合。

最新消息

重要公告
10/31
2025「三好AI創新應用競賽」 公告

競賽流程: 1.上傳競賽相關資料及附件:即日起至114年11月30日。 2.評審團審核評分:114年12月01日 - 114年12月10日 3.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:114年12月26日(五)

主題方向

做好事AI應用

公益活動智慧管理、AI志願服務媒合、社區關懷AI助理等

說好話AI應用

AI情緒識別與溝通輔助、虛擬語言輔導與社交禮儀教育等

存好心AI應用

AI情感陪伴與心理諮詢助手、品德教育AI互動遊戲、校園關懷智慧提醒

四給精神AI應用

給人信心的AI職涯輔導、給人歡喜的智慧娛樂互動、給人希望的AI健康管理、給人方便的智慧導覽及服務應用

特色與區隔性

三好 AI:以人為本、技術向善、務實落地

教育人文價值優先

AI工具作為輔助而非主導,彰顯佛光大學以「人」為核心之人間佛教精神

三好四給精神體現

重視參賽者提出方案對「三好」、「四給」精神的體現與具體落實方式

報名資格

歡迎各階段學習者與教育工作者參與競賽

高中職組

 
對象:
國內各公私立高中、高職學生,由學校老師擔任指導老師
組隊方式:
每隊成員 1~5 人,須指定至少一位指導教師

大專組

(大學、研究所)
對象:
國內各大專院校(含大學部、碩士班、博士班學生)在學學生。可指定學校老師擔任指導老師或顧問
組隊方式:
每隊成員 1~5 人,可邀請行政或教師作為指導教師

社會組

(教師、行政人員、社會人士)
對象:
教師、校務行政人員、社會人士。允許社會組成員跨學校、跨機構合作
組隊方式:
每隊成員 1~5 人

競賽流程

項目 時程
(一)上傳競賽相關資料及附件
【構想書+3分鐘影片】
即日起至114年11月30日
(二)評審團審核評分
114年12月01日 - 114年12月10日
(三)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
114年12月26日(五)
備註說明:頒獎典禮場地為「佛光大學雲五館一樓藍海區」

競賽方式

第一階段:上傳競賽相關資料及附件

提交內容:
構想書(PDF,最多10頁),內容應包含
  • 主題與教育意涵介紹
  • 問題情境分析
  • AI解決方案構想及應用雛形展示
  • 如何融入佛光大學的「三生教育」理念及「三好四給」精神
介紹影片

MP4檔,長度不超過3分鐘,影片須清楚呈現方案特色及理念融合。

第二階段:評審團(含AI專家、教育專家、人文專家、產業代表)審核評分

依據所上傳之「作品構想書」及「作品介紹影片」等文件,進行書面審查,報名團隊毋須出席。

專業評審團
AI專家 教育專家 人文專家 產業代表
評分重點:
教育價值 40%
符合三生教育、三好四給精神
創新性與獨特性 30%
AI技術可行性 30%

第三階段: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

展示方式

公開展示交流

以公開展示交流的形式,無現場評審壓力,純粹呈現作品的理念與創意

無壓力展示
理念呈現
創意交流

頒獎典禮

現場頒獎:
現場公開頒發各組別的獎項(依第二階段評審結果)
參與證明:
入圍隊伍均獲頒參與證明
媒體報導:
安排現場媒體報導、嘉賓致詞,提升活動曝光率與交流性質

獎勵方式

各組別獎項方式說明

組別 獎項說明 備註
高中職組
冠軍:獎金新台幣 50,000 元、獎狀
亞軍:獎金新台幣 20,000 元、獎狀
季軍:獎金新台幣 10,000 元、獎狀
每一獎項各取一隊
大專組
冠軍:獎金新台幣 50,000 元、獎狀
亞軍:獎金新台幣 20,000 元、獎狀
季軍:獎金新台幣 10,000 元、獎狀
每一獎項各取一隊
社會組
冠軍:獎金新台幣 50,000 元、獎狀
亞軍:獎金新台幣 20,000 元、獎狀
季軍:獎金新台幣 10,000 元、獎狀
每一獎項各取一隊
最佳
三好創新獎
高中職組一隊:獎金新台幣 5,000 元、獎狀
大專組一隊:獎金新台幣 5,000 元、獎狀
社會組一隊:獎金新台幣 5,000 元、獎狀
表揚在方案中最能體現三好(說好話、做好事、存好心)精神的團隊
最佳
四給精神獎
高中職組一隊:獎金新台幣 5,000 元、獎狀
大專組一隊:獎金新台幣 5,000 元、獎狀
社會組一隊:獎金新台幣 5,000 元、獎狀
表揚在方案中最能體現四給(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)精神的團隊
佳作獎
(若干隊):獎狀

報名流程

簡單兩步驟完成競賽報名

步驟一

進入報名專區

至【三好AI創新應用競賽】官網首頁 → 報名專區 → 註冊、上傳競賽資料

步驟二

上傳競賽資料

上傳競賽相關資料及附件(構想書PDF檔案 + 3分鐘介紹影片)

競賽規則

參賽團隊須遵守以下競賽規範

(一)競賽承諾

參賽團隊同意並遵守主辦單位所訂定之各項競賽須知、評審公告與相關規範,並同意接受最終評審結果。

(二)取消資格條件

參賽團隊有下列任一情形者,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賽或得獎資格,並撤銷獎項、追回參與證明、獎金、及獎狀:

  • 1. 參賽所上傳之各項資料有虛偽、造假或不實情事者。
  • 2. 參賽作品為已參加國內、外展覽或競賽之得獎作品、或已公開發表之作品全然相同,或僅作形式上微調之作品
  • 3. 參賽作品涉及剽竊、抄襲,或侵害他人專利權、專門技術、著作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者。
  • 4. 參賽作品有違反本競賽規則所列之規定者。
  • 5. 同一團隊(包括個別組員)報名1個以上之作品及組別,或同1個作品由不同名稱或不同團隊(包括個別組員)報名參賽。。
  • 6. 報名程序不符規定、或繳交資料不完整者。
  • 7. 於競賽期間及頒獎典禮中有擾亂競賽秩序或影響典禮進行之行為者。
(三)團隊成員異動

報名截止後不得更換或新增團隊成員及指導老師。

(四)團隊內部協調

參賽團隊需推派一名隊長作為代表,負責與主辦單位聯繫及獎金領取等事宜,獎金以電匯方式匯入指定匯款帳戶(匯款手續費將自款項中扣除,由收款方自行負擔),並應寄回簽收領據。由參賽團隊自行釐清分配獎金,與主辦單位無涉。依活動辦法或主辦單位之通知或規定,若參賽團隊未於指定時間提供領獎資訊,主辦單位得有權取消得獎資格。

(五)宣傳配合

參賽團隊應配合主辦單位及執行單位進行評選、表揚、媒體採訪、成果追蹤與宣傳推廣等相關事宜,並同意無償提供作品簡介及影片等資料,供主辦單位於國內外非營利用途使用,以促進資訊創意與經驗交流。

(六)活動調整權

主辦單位得視實際需要,保有調整獎項名額、獎狀落款及修改活動內容之權利。

(七)稅務扣繳

領獎者需依中華民國稅法規定繳納稅金,始得領取獎項,未配合者視同放棄得獎資格。

(八)視為同意

凡報名參加本競賽者,均視為已充分閱讀並同意遵守本活動所有規定。

(九)公告更新

主辦單位得視需要修改競賽須知,並公告於活動網站。參賽團隊應經常查閱公告,不得以未獲悉為由提出異議。